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匹配“宅生活”?
发布时间:2020-03-16 | 来源:管理员
因为疫情,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暂时闭馆,线下文化体验按下暂停键。
闭馆不闭网、资源汇“云端”。在这个特殊时期,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纷纷开启“云端”模式,推出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。各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大大丰富了疫情防控“宅生活”,也为下一步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新方向。
以读攻“毒”助力战“疫”
阅读使人愉悦,可以放松心情、缓解压力。湖北省图书馆针对疫情特别推出“方舱数字文化之窗”,整合海量数字资源进行文化服务,为人们送去精神食粮,以读攻“毒”,助力战“疫”。
让大家足不出户便可纵览中外图书、古今典籍,国家图书馆通过官方网站、国家数字图书馆APP等渠道,为读者提供中文、外文资源库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,涵盖图书、期刊、报纸、论文、古籍、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字资源。
上海图书馆向读者推荐了160余种数据库,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动态、免费电子书单、数据库使用指南、微讲座等系列资源合集;甘肃省图书馆开展“陇上文化行”活动,精选名家经典彩色连环画,推荐春节习俗、国学经典、名著传说等图文并茂的经典故事阅读;金陵图书馆推出“长假阅读不打烊”线上阅读推广活动,小朋友们在家中就可浏览“网上少儿图书馆”中精选古诗词、文学作品等优质数字资源……
“正愁不能借书,如何完成阅读作业,这下不用担心了”“一卡在手,全球都有”……一些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,读者由衷点赞。
保护城市记忆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。为传递抗疫正能量,留存战“疫”记忆,郑州图书馆、深圳图书馆、东莞图书馆等纷纷启动抗疫文献资料征集,收藏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,并将进行妥善保存和开发利用。
“云展览”给文物“活化”带来新启示
据国家文物局统计,全国博物馆春节期间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,涉及历史文物、革命文物、自然科学标本等多个门类的藏品和展品,春节期间博物馆网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。
宅家“云观展”,成为疫情防控期间文化生活新方式——
《全景故宫》《全景兵马俑》《实境苏州博物馆》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宅在家中就能“漫游”文化遗产地,感悟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国家博物馆在线营造“云看展”“云直播”等云游览模式,“金牌讲解员”在抖音直播,观众大呼“过瘾”。
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,就能近距离欣赏到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画、彩塑、石窟建筑。敦煌研究院等推出微信小程序“云游敦煌”,以其新颖、快捷的呈现方式得到好评——“太神奇了,仿佛能触摸到那醇厚的色彩、流动的线条和生动的意趣”,更有专家认为其“对文物保护利用的‘活化’发展带来全新启示”。
2月23日,良渚博物院以直播方式“开馆”,讲解员为观众生动讲述5000多年前良渚人生活的点点滴滴,随时解答“粉丝”们的提问。“当古老的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,它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将会更大。”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说,“下一步,我们会结合这次活动,对博物馆的转型发展、特别是在博物馆公共文化供给方面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展示。”
提质增效补齐数字化建设“欠账”
坚持“闭馆不闭网、服务不打烊”,全国各地文化馆开展云上服务,打响“群文战‘疫’”。
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推出“云上群星奖”“云上广场舞”“云上乡村春晚”等品牌活动,打造网上“视听空间”;湖南省群艺馆利用公共文旅云推出“艺抗疫情 云游湖南”专题板块,为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公共文化服务;天津、河南、陕西、贵州等地文化馆推出了一批有思想、有温度、有品质的抗击疫情群文作品。
慕课成为人们宅家学习新宠。成都市文化馆利用慕课功能开展线上培训服务,启动手机摄影、中国古典舞、中国山水画、中国软笔书法、藏族舞共20个班次的滚动培训工作,4批次的慕课学习名额均在10分钟左右被一抢而空。
“这次疫情,重新让文化馆人对数字化建设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。”绵阳市文化馆馆长邱兰说,疫情期间,绵阳市文化馆积极学习,转化思路,尝试艺术直播课等线上服务项目,取得良好效果。
专家表示,以往一些地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更注重线下,在这次疫情中,补齐数字化建设存在的“欠账”成为共识。接下来,要进一步整合资源、创新形式,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,加大线上数字文化资源开放,着力提升公众参与度、运营推广能力,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质增效。
“5G时代到来,公共文化服务更要乘势发展,占领网络空间服务新阵地。”成都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王利说,未来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重点是树立“用户思维”,通过大数据分析,摸清群众文化实际需求,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“文化干货”。
Copyright © 2005-2018 yonghu.org.cn ,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05018279号-2